一月份的時候,一個偶然我啟動了[好說]。
徹徹底底的由0開始,連員工都沒有,公司要新設,logo要規劃。
我不是網路背景的人,我連什麼是uiux 都不知道,工程師有分前端、後端我也不知道,網路需要一個PM,我無法具體說出這個PM要幹嘛。
就這樣,我是唯一的全職、兩個Part time員工,我們從粉專開始,做了一個一頁式網站,梳理品牌故事。
二月份,來了一個大學畢業一年的助理,負責行政跟營運,這是「好說」正式編制的第一位員工。
二月,我們做了第一場線下活動,來了很多人,這時候,連網站IT團隊在哪都不知道。
還好,找到一個團隊,負責人10分鐘聽懂我要做的事,接下了這個案子,但網站風格還沒確定,因為,我不懂。(這個it團隊只能先做後端,等我搞定其他事)
三月份,uiux報到,她很辛苦,因為,她是唯一可以跟工程師溝通的人,等於是半個PM,但她對我要做的事矇矇懂懂,所以,溝通花了不少時間。
網站要上線,內容很重要,所以持續找創作者,我不是搞自媒體的人,團隊也幾乎不是,我們只能靠勤勞。
四月,網站雛形出現,一個編輯報到。
網站私下運作了一個月,找品牌商廣告合作,有些對做個人品牌很有熱誠的人勤奮寫文,我想做的事越來越具體。
我們持續一個月一場線下活動,做品牌溝通。
五月,排定網站正式上線的那一天,宣布三級警戒。
很多活動,我們只能改線上⋯
這時候,好說的員工編制,連我四個全職,兩個兼職。
六月,兩個兼職的階段性任務完成,員工編制變成連我四個全職。
七月網站突破1000篇文章,有3、4個有潛力的個人品牌出現。
一些社團開始主動接洽⋯
至此,我的經營成本控制的非常低⋯
聽到我每月成本的朋友都很訝異,以好説的規格,我居然可以這麼用這麼少的費用運作。
(其實,可以更少⋯但要對員工好一點,在合理範圍內,至少讓他們工作不感委屈)
默默的,好説要啟動網站第二階段的建置了。
八月會陸續公布很多事。
開始新的人力配置,意味,我的營運壓力真的要開始了⋯
開始要負擔每月的心理壓力,但我是做好心理建設的。
回到一月份,其實,我並沒有料到我2021年會又走上創業之路⋯
談不上什麼偉大的理想、但我很開心(好說)正走在我想往的方向上。
而我人也跟30幾歲的時候不一樣,創業於我不是一個標籤跟光環,現在就是把一件事好好做好。
這一週,有些年輕的女生跟我傾訴她們創業的煩惱、或者失敗的打擊。
其實,創業的理由可以有很多,但創業心態是把一件事做好,這個起心動念會反應在行動模式上,而旁人是看的出來的。
或者,自己其實要真正面對自己⋯
你是真創業?還是嘴上說創業?
創業只是一種選擇,這選擇說不上偉大與否,但是蠻沈重的,因為(負責)這兩字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。
創業是值得來經歷,因為是自己了解自己的過程,於我,十年間,我是徹頭徹尾的改變⋯
現在的我會說出的話,絕對不是十年前那個穿高跟鞋、穿套裝,搭商務艙的公關總監會說出的話。
人生,其實就是一種經歷,酸甜苦辣要自己體會⋯
延伸閱讀:危機是最好的轉機
延伸閱讀:疫情下的我們都辛苦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