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Monica拿出「安珀的幸福經濟學」這個手拿版的時候,
很多回憶湧上心頭⋯
這個我在上海就做的頻道
有一搭沒一搭的經營,倒也讓我得到很多機會。
很多人問我,我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多顧問案?我想至少我做到一點,藉著自媒體讓人認識我。
我一直在說一個觀念,你不需要讓大眾認識你,你只要鎖定精準的TA,讓他們持續跟你互動就可以。
安珀的幸福經濟學,後來改名「我是鄭安珀」也開了一個網站,依然有一搭沒一搭的經營 ,臉書粉專也不到1000個讚,
比微奈米Koc還不如,我的族群也是甚少在網路上表達意見的人。
所以,很多人質疑我,搞好說的專業度。
嗯!開餐廳的就一定是廚師嗎?
如果,要以收入來比,安珀的幸福經濟學為我帶來的效益,絕對高過許多意見領袖⋯
- 流量很重要,但跟獲利不一定正相關
- 網路很重要,但不是賺錢唯一路徑。
用自媒體有很多獲益方式,
不只是業配、不只是團購
就看你自己能否找出自己的價值⋯
- 我不走大眾路線,我的臉書上,很少酸言酸語、負能量,因為,我不走這路缐啊!
- 我也不用給自己安頭銜,因為,我不用啊!
- 我不用強調自己的豐功偉業,因為有更多人比我厲害!
- 我也不用自許當領袖,我還不是有公司在營運,我還不是可以付錢給別人當我員工。
我不用夠厲害、我也不用當偶像,我也不用一呼百應,我還是能賺錢。
成功路徑不只一種
重點是,你了解你自己嗎?
延伸閱讀:妳不一定非得離開舒適圈!
延伸閱讀:期待貴人?先讓自己成貴人。